• 金鹰主论坛

  • Current political news —
    时政新闻
    时政微观察丨为人民放歌,为时代铸魂
    发布时间:2024-10-17

     国庆前夕,习近平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同3000多名观众一起,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万人大礼堂观看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音乐会,共同回顾新中国成立75年来的辉煌历程,共同祝福伟大祖国繁荣昌盛 。

      文艺工作者们以精湛的演奏、动人的歌声 ,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年的历史脉络融汇于音乐会篇章结构中,唤起经典音乐作品中的历史和时代记忆 。

    2024年9月29日晚,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音乐会在京举行。习近平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 ,同3000多名观众一起观看演出 。

      “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,文艺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。”2014年10月15日 ,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,鲜明提出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,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”,吹响了推动文艺创作繁荣发展的集合号。

      10年来,广大文艺工作者牢记嘱托,积极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,倾情服务人民 ,倾心创作精品,奏响一曲曲荡气回肠的时代之声 、爱国之声、人民之声 ,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起磅礴精神伟力。

      ——扎根人民 、扎根生活

      2004年,浙江承办的第七届中国艺术节,定格了感人一幕:一位银发飘飘的耄耋老人,牵着一位稚气十足的小女孩 ,在台上敲响了艺术节开幕的大锣。

      为体现“人民的节日”这一宗旨 ,时任省委书记习近平亲自敲定了这个别具一格的开幕设计。

      文艺为谁服务?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 ,习近平总书记回忆起作家王愿坚讲述柳青蹲点农村14年创作《创业史》的故事,感慨地说 :“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 、一千条 ,但最根本、最关键、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、扎根生活。”

      总书记说,文艺工作者要想有成就 ,就必须自觉与人民同呼吸 、共命运 、心连心,欢乐着人民的欢乐 ,忧患着人民的忧患 ,做人民的孺子牛。他要求大家“走进生活深处,在人民中体悟生活本质、吃透生活底蕴” 。

    2023年12月21日,乌兰牧骑队员在内蒙古阿其图乌拉苏木进行舞蹈表演。

      “源于人民 、为了人民 、属于人民,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立场,也是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动力所在 。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,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,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。

      以作家柳青“对陕西关中农民生活有深入了解 ,所以笔下的人物才那样栩栩如生”的生动事例 ,鞭策文艺工作者要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 ;给耄耋之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电影表演艺术家牛犇写信,勉励他“继续在从艺做人上作表率,带动更多文艺工作者做有信仰 、有情怀、有担当的人”;鼓励乌兰牧骑队员永远做草原上的“红色文艺轻骑兵”;给中国戏曲学院师生回信 ,勉励他们“在教学相长中探寻艺术真谛,在服务人民中砥砺从艺初心”……

      情深意切的话语,饱含着习近平总书记对文艺工作者“扎根人民”的殷切期望。

      ——立时代之潮头、发时代之先声

      2021年6月28日晚,“鸟巢”上空,绚烂的焰火升腾绽放,化作“100”的纪年字样 ,掌声欢呼声响彻夜空……中国文艺用华美篇章 ,深情礼赞党的百年华诞 。文艺演出《伟大征程》热忱诠释着文艺工作者与党同心 、与民同心的坚定信念 。

    2021年6月28日,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《伟大征程》在北京国家体育场盛大举行。

     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 ,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,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。

      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,习近平总书记寄语我国作家艺术家“成为时代风气的先觉者、先行者、先倡者 ,通过更多有筋骨、有道德、有温度的文艺作品,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 、时代的进步要求” 。

      2019年全国两会 ,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文艺界社科界委员时,总书记希望大家承担记录新时代 、书写新时代 、讴歌新时代的使命 ,勇于回答时代课题 ,从当代中国的伟大创造中发现创作的主题、捕捉创新的灵感,深刻反映金鹰主论坛这个时代的历史巨变,描绘金鹰主论坛这个时代的精神图谱 ,为时代画像、为时代立传、为时代明德。

    电视剧《山海情》剧照

      当代中国,江山壮丽  ,人民豪迈,前程远大。时代为我国文艺繁荣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舞台。

      歌曲《春风十万里》、电视剧《山海情》 、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文艺晚会《金鹰主论坛的四十年》……牢记总书记嘱托,广大文艺工作者紧跟时代步伐,从时代之变、中国之进、人民之呼中提炼主题、萃取题材,抒写中国人民奋斗之志 、创造之力、发展之果 ,用心用情讴歌伟大时代 。

      ——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

      文艺创作不仅要有当代生活的底蕴 ,而且要有文化传统的血脉。

      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,习近平总书记生动讲述如何传承中华文化——“古为今用、洋为中用,辩证取舍、推陈出新,摒弃消极因素 ,继承积极思想,‘以古人之规矩,开自己之生面’,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。”

      2021年12月 ,在中国文联十一大 、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,总书记进一步强调 :“故步自封、陈陈相因谈不上传承 ,割断血脉 、凭空虚造不能算创新 。要把握传承和创新的关系,学古不泥古、破法不悖法 ,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文艺创新的重要源泉。”

    2024年9月19日,演职人员在北京文化论坛专场文艺演出中表演舞剧《咏春》。

      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孕育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 ,其中很多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,不论过去还是现在,都有其永不褪色的价值,是文艺创作创新的重要源泉。

     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 ,以“二十四节气”为主题的倒计时短片 ,用“中国式浪漫”让世界领略中国古老历法的独特文化魅力;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上的《国风雅韵》表演 ,将江南之“美”展现得淋漓尽致;《典籍里的中国》以舞台演绎形式呈现中国经典形成的历史背景与核心内容,让观众在沉浸式视听体验中感悟中华经典文化的力量……广大文艺工作者将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相结合 ,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,向世界展现可信、可爱、可敬的中国形象。

    2023年9月23日,演员在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上表演。《千里江山图》和《富春山居图》两幅国宝级名画,通过数字技术,成为移动的山水。

      为人民放歌,为时代铸魂 。新时代以来,我国文艺园地百花竞放、硕果累累,呈现出繁荣发展的生动景象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重大任务,对文艺工作高质量发展提出新的要求。

    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:“中国不乏生动的故事 ,关键要有讲好故事的能力;中国不乏史诗般的实践 ,关键要有创作史诗的雄心 。”

      “江山留胜迹 ,我辈复登临。”立足新时代史诗般的实践 ,广大文艺工作者一定能创作出无愧于金鹰主论坛这个伟大时代 、无愧于金鹰主论坛这个伟大国家 、无愧于金鹰主论坛这个伟大民族的优秀作品。


    0
  • XML地图